第280章 家有贾老,如有瑰宝(1 / 2)

第280章家有贾老,如有瑰宝

你?

你要点脸吧,若不是我们打不过你,高低要让你知晓花儿为何会这般红。

去年刚刚攒了一波民望,开设了医官署,深得人心,境内有名的医者,都聚于麾下,甚至与两位神医的关系匪浅。

今年,你还想去?

你要做什么?做千古一相是吗?日后青史给你立传,事迹写一本都写不完。

“君侯亲自去主持此事,那不用练兵吗?”陈群狐疑的说道。

他因为曾经和张韩一起经历过伏击,而且还扬言要保护张韩杀出去,未果。

所以现在和张韩说话的时候,一般都非常温柔。

“呵呵,”张韩背着手站起身来,去换了一张纸到案牍后坐下,看都不看他们接着道:“练兵之事交给子龙、孝父。”

“子脩身份尊贵,地位较为特殊,这些不必细说,各位心中自然也清楚。”

“告辞。”

“只是,”陈群目露好奇之色,有些狐疑的偷偷看向张韩,轻声道:“君侯全在许都了,南阳的子民又该如何是好呢?”

“最重要的是,他和医官署的各位名医,颇有深交,与各地官吏,时常走动,应当可以勉强担起此任,诸位意下如何?”

“因为你如今的声势,在许都一时无两,此时来暗中害你,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一个人受罪,没有意义。

伯常真是深谙说话的艺术,先说自己亲自去赈灾的事,知道我们肯定心急,不愿让他独食,最后再提出是子脩。

伱倒是说句话啊,我们这里你最是年长,你的叔叔还和君侯颇有情义,好歹说几句重话,他肯定不会介意。

“这,这……”陈群看向了荀攸,心里都已急了起来。

丞相还真有可能给他这个机会,咱们别的人也争不过他。

三人离去,张韩细想方才荀攸的这番话,觉得其中道理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张韩眉头一皱,没想到这里还不是浅水,是深水,深水里还有王八?

“北方袁绍为强敌,数年内虽胜负有数,但会彼此消耗。”

“君侯,你的功绩已经不需要用一次冬灾来证明了吧?”

“请文和先生?”典韦一下就明白张韩的想法。

“府君、祭酒,是吧?”

自大战回来之后,张韩看似被责罚,实则声名更上一层楼,而且曹氏太爷放话之后,许都之内无人敢再对他谈何责难。

哪怕是你这位陈留太守揽此事呢!

程昱也是笑吟吟,一句话不说,好像谁急谁心里知道似的。

结果荀攸直接不看他,笑得很和善。

约莫半個时辰,他才和典韦一同回来,急匆匆的在张韩面前跪坐下,还没来得及喝水,就微微气喘的道:“路上,听典校尉说了。”

而且他都发火了,好似也没有理由再继续说下去。

“呵呵,”张韩听完哑然失笑,“有谁会拒绝自己功劳壮大的?”

并没有。

“嗯,现在没什么事了吧?”

“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原来在这等着呢。

“徐州在东,南阳在南,河内在西,而冀州则是在北,黑袍骑与南阳均是君侯心腹,驻守南阳的少将军在众人眼中,也认为关系与我们更为亲密。”

这乱世,活着就好。

但这么听来,朝堂上应该还有大狐狸,不动声色的就把张韩的羽翼分散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方。

贾诩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道:“冬天了,君侯的围炉宴也差不多了,军中有人买到了上好的虎胆、熊胆、鹿茸以及许多贝类,将他们请来商议吧。”

“那,君侯若是担任此要务,岂不是又需劳累?君侯还是多休息,去年已有可沿用的政令,不如换他人去主持即可。”

“但,只是猜测而已,想要印证却没那么简单。”

“仗,还得一场一场的打,战场之上乃是瞬息万变,说不清哪一仗就会被人逆风而上,扭转战局!还争,争什么争!?”

“如是老夫,应当会藏疫于难民,混入其中,或是顺河流而投病死之尸首,令冬灾热寒两症蔓延。”

“三位慢走。”

“那现在应当如何是好——”张韩虚起了眼睛,顿时觉得事情麻烦了起来。

张韩隐隐也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但是他暂时没想过这么多。

张韩咋舌了一声,贾诩真的是老狐狸,几句话就把局势给他点得明明白白。

这时候,站在最后许久的荀攸终于也轻声劝诫道。

“……”

“又是那些公卿大臣,还在想着盘根错节,相互帮忙是吧?”

“既如此,君侯身先士卒,前去主持大局,在下认为豫州子民可心安也。”

大公子来任此职,其余人也没什么话好说,毕竟他是长子,更需要功绩傍身,其名声也是时候继续巩固了。

“伯常君侯眼光独到,子脩公子最适合不过,我心中也是这么想,之前也打算和陛下举荐大公子。”

张韩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叹道:“我自然是担心的,所以我举荐了子脩,若是我公务繁忙,不可主持大局,便请子脩去。”

“军中文武任免交托给文和先生,典校尉督全军大局,我则无能,唯有治理以安民,方才能有些许功绩,心才可安,诸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样反而易于接受了。

“啧。”

这就不必说下去了,在场的人都明白下场如何,因为真到了这种地步,就不是讲感情的时候了,而是顾全家族大局。

怪不得我被荀公达提醒的时候,心脏突突的跳,果然是有这种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