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来的人为何不是张伯常(2 / 2)

一旦成功,人人则可脱离降兵身份,成为功臣,待遇更佳,即便是失败了,他的精锐铁骑仍然可以退走。

“哈哈,那就要看,前方战事结果如何了,我料定袁绍他忍不了多久,眼下他这般谨慎,恐怕不是全然有守意,不愿与我交战,而是在等我将领齐出,查明军情。”

关键就在于,虎豹骑、黑袍骑这些曹操麾下已经身经百战,名声在外的重兵何时出现。

“此战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袁绍布下重兵在黎阳,转而为守势,如是闭门不出的话,这春耕时节亦难有建树,我意,先行佯装攻城,久攻不下之后,再缓缓退军,等待袁军出来收复其失地。”

“故此诸位也不必心中烦闷,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没有哪支兵马可以一直赢,公孙的白马义从如何?也早已被浪涛吞没。”

“遵命。”

这时荀攸走来拱手道:“丞相其实,不必急攻。”

这一战双方均有死伤,但最终还是曹军的前哨死伤更为惨重,一败死去四千余人,最重要的是折损了千匹战马。

“即便如此,也才得到了些许建树,并没有动到我军的筋骨。”

甚至,他们的军略恐怕还不是要一战之内击溃曹军。

二将得令,连忙出帐去,下令催军,生火做饭,当夜就会准备好一切军械出发。

“此战遭败,是好事。”

“你们酒色财果然最为了解彼此。”

……

“此局势对峙越久,对于日后形势反倒更好,”荀攸眉头微皱,他其实这话也是在试探,想从曹操的态度里看到些许端倪。

却没想到,陛下和丞相府空前的团结,而张伯常又能深得上下同心,这冬日的灾害,安然无恙的度过,还给曹操的长子昂,揽了一大波功绩,聚得无数义士贤才。

“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这么传下去,咱们这军营里都是些什么人,”程昱挠了挠头,不敢相信以后在儒林的风评。

被张韩查到之后,陆逊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极有可能被校事府查到,随时可以翻出此事,来迫害于他。

“无情无义,酒色财气……”

以此为突破,接下来便可步步蚕食,未尝不是一种,稳固得利的战略。

胜负之数不可说,袁绍命高览在行军路上三十里左埋伏了兵马,料到了曹操会在开春时提前进军,派出前哨的骑兵来袭。

袁军的确是在暗中防范张韩,且在延津方向,派出了一支中坚精兵驻守,至于还有没有别的伏兵,那就不是这些兵士能够知晓的军机了。

“明白了,”荀攸一下站直了上身,甚至还舒气的后仰了些。

东郡,曹操到来之后,前锋派去的兵马已经在黎阳附近和袁军交战多日。

免得被正式官家先发现,当做正经案子来办,那可就没现在这般简单了。

“行吧,”陆逊有点失落的叹了口气,无奈之下答应下来。

“唉。”

曹操看帐中的文武兴致都不算高,于是缓缓起身来展颜而笑,背着手气定神闲的走出来,神情倒是没有任何着急难色。

收拾了战死的兵马后,折损一千余人,但斩获远远高出这个数字,却是让他高兴不起来。

什么事一旦决定了,就几乎是摆在脸上的不愿。

“丞相不如,就固守白马津,占据各地渡口,日夜屯粮,等待袁军行动,我们则是见招拆招,不至于徒增耗损。”

“丞相之计略,恐怕颇为冒险,但他为何还是要用此计,我料想,应该是信任伯常带兵之奇。”

所以要不说世上有“福将”这种称呼呢,不过为了此前商定之大计,曹操还不能马上把张韩叫到前线来。

如此心痛,几乎是给了曹操一个迎头痛击,让气势汹汹而来的曹军尽皆在此战之下清醒了许多。

“兵法中云以奇胜者,均乃人中之杰也,若是此次都能胜,伯常日后的功绩、军威我不敢想,”,荀攸笑着说道,其实心里莫名的有种激动。

还会不会败?!

荀攸率先问道,眼神自然是看向郭嘉,郭奉孝和张韩的关系太好了,他们酒色财在没有公务的时候,几本都是泡在一起的。

这样,拖到夏日、秋收,局势定然又是另一番景象,到时可以再来拟定计策。

是想要在今年先折断黑袍骑这根羽翼,如同那一年,在界桥把白马义从打散一样。

这样一支兵马,即便大胜了,却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怎么离开张韩的第一战,就败了?!

“公达有何见解,直说便是。”

“嗯,极有可能。”

“曹仁、曹纯二将,自今日起,领兵到黎阳城下日夜叫战,痛骂袁绍,讥讽其无能无德,不敢出战,先将他们逼出城来再说。”

曹操听完了战报之后,面沉如铁,长长的叹了口气,心中可谓是愤懑难言,一口气堵在心里抒发不出来。

黎阳,城门楼上,袁绍在远眺前方,大战之后一片狼藉,护城河都是一片血色。

他应当不会焦急才对,急则生乱,袁绍若是不打,那就空出中间的城池来,守一条防线,大有隔江而治之感。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袁绍只能猜测分毫,而且那些此前与自己有书信往来的家族,也都不再有联络。

“沮君,如今可有张伯常的消息?为何黑袍骑,迟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呢?”

沮授笑道:“主公不必太过在意,那只是一支骑兵而已,有时候,关心太过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