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平天国,灭12(2 / 2)

满载的A级鱼雷驱逐舰排水量不大,只有312吨,不重,和那些万吨重的战列舰不能比。但就是因为其排水量不大,可以自由的出入秦淮河上,执行封锁太平军水师的任务。

太平军的舢板船满载为27吨左右,长龙船稍大一些,满载为44吨左右,其吨位比不上。火力方面,A级鱼雷驱逐舰上每艘装备有一门76毫米主炮、两门47毫米炮、一座双联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一座450毫米单管鱼雷发射管,也是超过了太平军水师。防御方面,A级鱼雷驱逐舰是金属船身,和对面的木制船身有着明显区别。速度上,最高航速27节也不是对面能比的。

所以,十艘A级鱼雷驱逐舰虽然数量上远不及太平军,却稳稳的封住了这条河道。

江苏省,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东水关外,秦淮河河面上。

十艘A级鱼雷驱逐舰利用自己的高航速和76毫米主炮五公里的远射程和每分钟六发的射速,在太平军水师火炮的射程之外,采用放风筝的战术来融化堆挤在一起的太平军水师。

每隔10秒,就有10发76毫米炮弹落下。

密集的炮弹落下。

从第一发76毫米炮弹落下到现在不过三分钟,一百多发76毫米主炮炮弹落在太平军船队之中。

为了尽快把洪秀全、几名太平军将领、三千五百名护送兵力和大批预备以后东山再起的金银珠宝装上船撤离,在东水关外秦淮河上的太平军水师都没有形成阵列,而是挤在一起成了一堆,只留下一条通道让装满的船只离开。靠岸的船装满离岸后,后继船只能快速靠岸继续装人装货,以节省时间。

这样做是可以节省时间,但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遇敌,不能够快速反应。

这也是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以来,一直就存在却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一个军事上的错误。即重视陆上部队的扩充和建设,而忽视了水师的建设。

原来的历史上,无论是清延湘军的曾国藩还是清廷江南大营的向荣,都认识到想要灭掉太平天国,就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有了水师,就能够在长江上切断太平军的航运补给,让天京得不到最便捷方便的海上补给,并且能够切断几地太平军之间的联系,限制其进攻半径和战略回旋空间。

而反观太平军这边,从金田起义开始,就把陆上部队的扩充放在主要的地位,不重视水师。在占领了靠江的江宁府并改名为天京做为天朝的首都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

水师的船只是多,但绝大部分都是从武汉、汉口、九江等地清军手中夺来的,自己建造的极少,船只型号也只有舢板船和长龙船。船上水军不是专门培养的水师队伍,仅仅依靠原纤夫或船夫组成,既不专业,也担当不了主力。

不重视水师建设、不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水师的后果就是在遇到十艘A级鱼雷驱逐舰突袭时,不但因为船只拥挤在一起造成反应速度极慢,而且没有职业军人遇敌时的冷静,慌做一团。

三分钟了,太平军船队后方的船队才转向面对袭来的A级鱼雷驱逐舰,前装滑膛炮才点火发射。

<script src="/asdaf.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