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黎平、卫健,你们三个人从各自的厂里抽出三十个人,组成教师队伍,准备开设济南府电力学校。专门培养发电设备设计师、工程师、操作员、维修员和发电设施安装工。”
“是,主公。我们三个人回去后就各自选出三十个人当老师。”
“冯茨,从海军后备人员中抽出五百人,准备在开设胶奥、江宁府和安庆三处海军学校。”
“主公,人员我早已经选出来了,就等主公正式下达命令。”
“赵长春,以上四间新开设学校的学员选拔仍由你负责,标准不变,仍然是年龄二十岁以下、良家出身、没有犯罪记录、读过私塾识字的年青人。告诉温兆坤、沙漫和袁彬三人,新开设四间学校入校学生的资格审查仍由他们三人负责。”
“我明白了,主公。”
“其它人可以走了,赵长春留下。”
“主公,您还有什么吩咐?”
“长春,水泥路面修建的如何了?”
要想富、先修路!
穿越前华夏帝国的这句口号充分证明了道路交通的快速、通畅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
路不通,一个地方的物资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另一个地方,这个国家商业就起不来,就不能快速发展。
具体到现在的清朝,更是一言难尽。
做为一个面积达到一千三百一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帝国,京师紫禁城内的爱新觉罗家族从来没有想过认真的修一条开阔的大路。这个帝国的道路不是只有几米、十几米宽的土路,就是乡村里人们每天不停往来硬踩出来的小路。哪怕就是供军队和八百里加急所用的专用道路也是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晴天风一吹漫天烟尘、雨天雨一下一路泥泞。这种道路,不但严重阻碍了各地人员的交流、物资的运输,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烂路会拖慢部队的行军速度。轻则不能及时的赶到战场,重则会造成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役的失败。
自从打下安徽省之后,深感此不便的林雪就把修建开阔水泥混凝土公路的工作交给了赵长春。
“目前,主公旗下所占据四省之内水泥混凝土公路的修建正在有序进行。已经建成的此种公路长度为一百六十二公里。”
“好,继续建,不要停。慢慢把各地之间的主要联通道路全建成这种公路。”
<script src="/asdaf.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