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宣判(2 / 2)

古壶和赵县令回到后院古壶的房间,赵县令对着古壶深深一躬。</P>

“赵县令你这是干什么?”古壶一愣,连忙扶起赵县令。</P>

赵县令:“我这是表达对刺史大人的感谢和敬佩之意,要不是刺史大人,我就把这案办成了冤案,还逃脱了真凶,上负朝廷下负百姓也毁了我的仕途名声。”</P>

“刺史大人这是救了我,理应感谢。大人办案明察秋毫,听微决疑,让真凶无所遁形,真是神了,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王齐贤要送颂德匾。”</P>

“赵县令过誉了。”古壶微笑着连连摆手。</P>

“大人劳累了,好好歇息歇息,等着申时受匾吧,下官先告退。”赵县令告退出去了。</P>

古壶坐到椅子上,刚坐下又站下来,他现在还坐不住,这案子看似成功结案了,其实还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P>

那个蒙面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如此费心心机地陷害范义伟?范义伟会不会还有危险?</P>

古壶再次陷入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却坐在椅子上昏昏睡了过去。</P>

古壶是被裤脚上一下接一下的拉扯弄醒的,睁眼一看,是大个正叼着他的裤脚往外拉,侯戈在一旁看着微笑。</P>

“古哥,王齐贤他们送匾来了,赵县令让我来请你。”侯戈说。</P>

古壶伸着懒腰道:“唉,送什么匾?我真不想要这些虚东西,看赵县令份上才答应了,去看看吧。”</P>

古壶往外走,大个紧跟在他脚旁,侯戈也跟在身后。</P>

古壶回头问侯戈:“你们俩跟去干什么?”</P>

侯戈:“送匾时,人多人杂,我不太放心,我和大个跟你去。”</P>

古壶心想侯戈是不是想多了,看到赵县令走过来,又听见外面锣鼓喧天,他也就没再说什么,和赵县令说着话朝前院走去。</P>

县衙大堂外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两旁身着红衣的锣鼓队卖力地敲打着,围观的人们欢天喜地,似乎这是什么快乐的节日。</P>

拄着拐杖的王齐贤伸手向锣鼓队一压,锣鼓声停了,他后面的四个青壮抬着两块匾,一块上写着“大道无私”,一块上写着“秦镜高悬”。</P>

王齐贤高声说:“富源里平民王齐贤,感念县令大人、刺史大人执法如山,为民除恶,谨代百姓赠二位大人颂德匾,请县令大人受匾。”</P>

王齐贤喊声罢,锣鼓声再起,两个青壮抬着“大道无私”匾走向赵县令,王齐贤紧跟在匾后。</P>

到了赵县令面前,两个青壮立定,王齐贤把拐杖横放在地上,双手费力地举起横匾高喊“请县令大人受匾。”</P>

“谢王老先生。”赵县令拱手还礼,双手恭敬地接过横匾,转身交与身后的差役。</P>

“好——大道无私!”人们齐声高喊,喊声压过了锣鼓声。</P>

看着毕恭毕敬费力举起匾的王齐贤,古壶心中升起一丝内疚,此前要求严惩范义伟时,把他们当成闹事者软禁起来好像做得有些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