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条政令一环扣着一环。大量科举高中的进士涌入朝堂,不仅让皇帝收取了寒门子弟的民心,也稀释了世家在朝堂的话语权。世家为了家族子弟仕途,又互相攻讦。盯着其他人的错处,离间了世家的同盟。不仅提高了朝廷的运作效率,也使的昔日里同穿一条裤子的世家联盟分崩离析。没有永远的联盟,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初的联盟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攫取利益,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同盟不过是句笑话。
中枢官员大量换血清洗,下放到地方又带动了民间教育的普及。百姓们感念皇恩浩荡,都安分守己。生怕犯错影响了后代的前途。这些下放的官员做了夫子,为了能重新踏入仕途,只得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松懈。而这又为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批人才又会冲击朝堂的格局,使的皇帝的布局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当今天子登基仅三年就科举十二次,朝堂上的世家都快被冲烂了。可面对这光明正大的阳谋他们又毫无办法。抵制科举吧,不仅得罪平民百姓,寒门子弟,也得罪自家旁系的子弟简直与天下为敌。不抵制吧,自家在朝堂的话语权不断被稀释。
这次联合上书弹劾窦鸢,不过是这群世家的垂死挣扎。他们故意放纵家族中不争气的旁系子弟惹是生非,就是为了勾引窦鸢出手。深知窦鸢嫉恶如仇的性子,绝对会出手伤人。届时他们便可弹劾窦鸢,离间皇帝和卫国公。一旦皇帝和卫国公生出嫌隙,他们便可趁机拉拢卫国公,与卫国公联姻。再慢慢的把势力渗透到军中,别看卫国公现在的兵权被收回,可卫国公在军中的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的。只要有卫国公的相助,他们有把握慢慢的把魏国的军队将领替换成他们自己的人。到时候,皇帝不仁就别怪他们不义。生灵涂炭,国祚倾覆又如何?皇帝既然想独吞权力,他们不介意给皇位上的人换个姓。
只是没想到欧阳明台直接把这烫手山芋丢给了窦英。这下倒好,不仅没有离间皇帝和卫国公,还平白得罪了卫国公。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