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钎听后施了一个标准的海兵军礼,大步上前,然后朗声介绍道:“禀陛下,现在您看到的是我大明最新式的装甲巡洋舰,标准吨位9700吨,长131.2米,宽20.47米,吃水7.85米。侧面的529庚型特种装甲钢,100毫米厚度,等同于长江舰上钢面铁甲500毫米,远超现今世界各国装甲防护力。主甲板上,从前至后,现在陛下看到前部的两个安装口,将在下水后安装两门双联装200毫米速射主炮,单舰射速每分钟1.5发,全速开火三分钟,全舰仅主炮就可投掷4.2吨火力至5千米以外,紧接着是指挥舰桥,分为五层,顶部将安装大明最新式的鹰眼三型8米光学测距仪,以及海鲨丙型火控系统,这两个装置在以前的烈阳舰对敌作战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紧随其后的三足桅杆上,也将安装前面刚刚试验通过的无线电装置,将来只要战舰在大明周边海上航行,陛下和海兵都督府的命令将会及时传到到位”……
随着朱先钎娓娓道来,装甲巡洋舰成军入役后的雄壮英姿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礼诸人脑海中。
此时的朱先钎,不再是522年底刚刚毕业,强自镇定为先帝讲解海兵操演情况时的年轻中尉,那时人轻言微,还有一帮子老海兵将领在边上说风凉话,此时的朱先钎武功赫赫,与皇帝关系密切,权柄甚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带着魔力一样让人信服。
介绍完战舰情况后,朱先钎不忘给海兵高官们表功。“装甲巡洋舰的下水,得益于海兵都督府各位上官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后勤装备部长官的充分信任,得益于松江造船厂的全力配合”,一席话让治武帝微微一笑,年轻的皇室子弟也开始滑头起来。
原本看起来方正呆板的舰体,被朱先钎介绍完之后让人无比期待,治武帝吐了口气,朗声说道:“开始吧”。
原本海兵都督府就战舰命名,给治武帝呈了三个名字待选,分别是贵阳、汉阳、朐阳(注),第一个是希望新式战舰能有比肩战列舰的火力,毕竟贵阳也是贵州布政司所在,第二个是治武帝在陆兵时,曾经在武汉三镇练兵,有着特殊意义,第三个是海州属下的秦代县治,源远流长,朝鲜战争中原海州分舰队巡洋舰几乎全军覆没,人员伤亡惨重,备选朐阳也是感念海州分舰队做出的巨大牺牲。
最终治武帝不出所料选定了汉阳,因此装甲巡洋舰被命名为汉阳级,首舰为汉阳舰,次舰被命名为朐阳舰。
此次装甲巡洋舰下水原本本着保密、低调的原则,再加上治武帝不喜演说,冲着台下挥了挥手,在热烈的欢呼声中,直接移步向前,随着司仪长长的唱读声,舰首两侧各翻下一块巨大的黑漆木牌,上面拓印着治武帝御笔题写的“汉阳”两个白色大字。
治武帝握住红绸吊挂一瓶白酒,微微后扬,用力一抛,酒瓶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撞击在锋利的舰首下方,然后随着酒瓶清脆的破碎声,早就候在舰体下方的工匠们,抡起铁锤,将堵在舰体下方垫放原木后面楔子敲开,片刻之间,汉阳舰随着原木滚动,方形舰尾对着已经放水的船坞,缓缓滑落,然后速度越来越快,不到三分钟时间,在舰尾激起的巨大水花中,巨大的船体和高耸的舰桥,轻微摇晃数次之后,稳稳的在船坞中漂浮起来,让入水后的汉阳舰顿时像活了过来一样。
注:朐阳,古县名,秦置,今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西南侧,梁于其地置招远县,东魏又改招远县为朐县,海州古城南门称为“朐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