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可能冲过去一部分,但是肯定多不了,而且江夏城外又有周瑜的水军,又有骑兵,能够进入江夏的兵力肯定不会太多。
但是你们要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这支军队损失过大会怎样?”
文聘马上就反应过来:
“军师的意思是指敌军有可能转攻襄阳?”
嘶……
听到蒯越和文聘的对话,众人才想到这个事情。
他们这支大军强行突破南郡敌军的阻拦去救援江夏,必定是伤亡惨重,这个是不用多说的,肯定的事情。
那南郡这么多敌军,很有可能会直接转去襄阳地区的啊。
这次派他们这支大军救援江夏,可是调动了大半的襄阳守军。
现在襄阳的守军也就几万人,这还是在原来的情报上,认为南郡只有五万左右的敌军,所以留守的兵力足够防守。
但是现在敌军的数量直接翻倍,多了好几万,这么多的敌军一旦进入襄阳地区,会造成多大的恐慌?
又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甚至几个脑子灵活的将领,比如文聘王威等人,已经都联想到后面可能出现的情况了。
那就是荆州只剩下襄阳和江夏两座坚城,然后其他荆州所有的郡县都被孙策军占领的局面。
那样的话,两座坚城也是无法久守的啊。
没有任何资源的补充,坐吃山空,有多少粮草也不够啊。
而且两座坚城中也不可能有大量的百姓啊,死一个就少一个。
而敌军则有水军,骑兵,再加上步卒的封锁,都不用攻城,耗都耗死你了。
顿时他们觉得蒯越说得有理,真不能继续前行了。
现在看来,继续救援江夏,江夏能不能保住不说,反正襄阳是危险了。
不救援江夏的话,有十多万大军的防守,至少可以保证襄阳和荆州北部的几个郡暂时不会被攻克。
而蔡瑁经过蒯越的提醒,也是感觉到了襄阳的危机。
要知道,蔡家的大部分产业可都是在襄阳附近,这要是孙策率大军兵临襄阳城下了,那就代表着他蔡家的田地都要被孙策军占领。
再加上他本身就看不惯黄祖,要不然也不会从最开始孙策出兵的时候,蔡蒯两家就开始了算计黄祖。
只可惜他们最初的算计并没有成功,反而是自己现在还不得不来救援他。
不过,现在救援黄祖就要丧失大片的土地产业,那蔡瑁能接受得了?
所以在蒯越提出不再前进之后,蔡瑁的心里就已经打了退堂鼓。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做出撤军的决定,而是让蒯越修书一封,让传令兵快马送回襄阳。
他则是让大军就驻扎在此地,等候刘表的命令。
同时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往前面打探情报,如果发现南郡大军出动,就准备往后撤军再扎营。
如果敌军继续前进,他就继续后退。
在蔡瑁率军在原地等候的时候,刘表的命令还没有等来呢,倒是把亲自去襄阳求援的黄射给等来了。
当从小路潜行,得知这边有数万大军消息的时候,黄射非常高兴,急忙是调转马头南下,来到援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