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消息走漏(2 / 2)

新兵才开始招募,训练怎么也要两三个月,所以必须把大军撤回来才行,否则襄阳不保,周边的郡县不保。

不过,刘表还是依刘先的建议,派了使者前往长安,企图让汉献帝出来调停。

你孙策的镇南将军是朝廷亲封不假,只要朝廷下旨调停,你总要接受吧?

只要孙策撤军,那刘表就有了喘息之地,至于以后如何拿回荆南几郡,那就再另想办法。

现在最主要的是要把孙策拦住,不能再打了。

至于江夏能不能守住,那就听天由命吧。

黄射苦求刘表无果,也只能是再次返回江夏。

他黄家的所有产业和势力都在江夏,他就算留在襄阳也是孤家寡人,所以他决定回去陪黄祖一起。

而蔡瑁和蒯越在接到刘表的命令之后,也是急忙率大军返回襄阳。

而另一边,孙权接到斥候传回来的消息之后,也是有些意外。

不应该啊,江夏已经岌岌可危,刘表不可能坐视不理。

可是前面蔡瑁蒯越的大军却是突然扎营不走,在这里足足的歇了三天了,没有前进一步。

现在居然直接拔营撤退了?

这是突然不想救援江夏了?

还是我这边伏兵的消息被走漏了?

要不然蔡瑁蒯越这一支援军没道理不去救援江夏的啊?

唉,这边刚刚占领没多久,情报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好多消息都无法及时掌握,真累心啊。

既然蔡瑁蒯越大军已经全军撤退了,那孙权也只能是加派斥候盯住了他们,然后召集众将开会。

对于敌方援军突然撤退之事,众人也是不知道具体原因。

但是最有可能的就是敌军知道了他们在这里设伏,甚至是知道了自军的兵力数量。

要知道敌军早就知道了南郡这边有五万的兵力,所以才派出了八万的援军。

但是现在却直接选择了撤退,最大可能就是知道他们人数不占优,知道了孙权这里的兵力还要超过他们。

除此之外,众人还真是想不到其他的原因了。

如果没有重大原因,刘表应该不会轻易放弃江夏的。

既然现在放弃了,那肯定是知道了孙权在南郡这边的实力。

为了战败导致防守襄阳的兵力不足才不得不放弃江夏,选择回去守卫襄阳。

嗯,众人商议的结果也基本和事实一样。

只不过众人依然想不通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南郡在北面所有通往荆北地区的大路小路都被严密封锁着,普通百姓都过不去。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消息是从刘繇那边传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