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按照这么个涨法,今年的粮食还不得突破三两一石沈默的眉头拧成个疙瘩,突然想起当初自己微服私访,在饭馆里听到那魏四爷说:今年会三成歉收,常熟去壳新米价,会涨到一石三两三左右。
这是准确的预言,还是恶意的煽风点火沈默不由有些紧张道:把沈鸿昌给我找来虽然苏州一时还没有风波,但要到大涨那天再着急,就什么都晚了
~~~~~~~~~~~~~~~~~~~~~~~~~~~~~~~~~~~~~~~~~~~~~~~~
仅过了不到两刻钟,沈鸿昌气喘吁吁的赶来了,给沈默恭敬磕头道:叔,您找侄儿有事儿啊
沈默一抬手道:坐下说。待沈老板坐下,他便直截了当的问道道:最近有什么异常见沈鸿昌一脸的茫然,只好又道:券,那些券的发行量
哦,沈鸿昌点头道:最近那边催得很急,出了上个月的两倍还多。
这么多沈默皱眉道:怎么不报告
您老是说,饼价波动大了才向您汇报。沈鸿昌小意道:但酥饼的价格只是涨了一成,所以我就没敢惊动您老。
嗯沈默抱胸道:最近买饼多吗。
没有变化,沈鸿昌道:就是涨得那一成,也是按照惯例,青黄不接时必涨的。
粮食的进价呢沈默轻声问道。
进价沈鸿昌摇头道:也没什么异常啊,就是比往年贵些,不过今年雨水少,歉收是一定的,一两七一石也是正常的。
一两七沈默失笑道:你这是哪年的黄历了
今年的呀沈鸿昌一脸无辜道:敝号一个月去常熟进一次面粉,上次就是这个价。
你知道现在多少钱么沈默敛去笑容道:二两四一石
啊沈鸿昌腾得站起来,脱口而出道:不可能吧少字说完想起府尊大人这么着急把自己找来,定然不是为了消遣,便跌坐下来道:怎么会这样呢
沈默沉声道:按照目前上涨的趋势,到五六月份,突破坊间流传的三两三是很可能的。
沈鸿昌呆呆坐在那,面色一阵青一阵红,突然狠狠一拍大腿道:我知道了那帮当铺票号的兔崽子,肯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红着眼对沈默道:他们是想囤积我们的各种券,等到物价上涨以后再对外出售,这样他们就发财了说着咬牙道:不过是发的我们商家和老百姓的财
他说的没错,商家发行了那么多的券,已经是骑虎难下了纵使进货价格上涨,也得维持销量,但很多老百姓会拿着他们以原先价格卖出去的票券来购买商品一旦进货价超过原先的售价,就意味着卖得越多,赔得也就越多
老百姓也不会赚到便宜,因为大半的券都在当铺票号的手里,他们肯定会坐地起价,只要比当时的实际价格便宜一点,老百姓也会抢购一空的
到最后,只肥了那些当铺和票号
~~~~~~~~~~~~~~~~~~~~~~~~~~~~~~~~~~~~~~~~~~~~~~~~
一想到自己这几年赚来的钱,可能哗哗如流水一般淌出去,沈鸿昌便感觉心如刀割,满脸哀求道:大人,您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啊,不然就全完了
冷静。沈默低喝一声道:你不是要约请当铺和票号的东家来见我们,现在就去,就说明天午时,我请他们在府衙吃饭。
鸿昌起来道:我这就去一家家通知。
不要慌里慌张,看他紧张兮兮的样子,沈默缓缓道:天塌下来,我顶着
鸿昌深吸口气,朝沈默深施一礼,转身昂首挺胸出去,只是被门槛绊了一跤,摔着就出去了。
看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沈默不由笑了一声,但笑容很快凝固在脸上,目光也变得沉重起来,因为他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利益集团
想要战胜他们难
但不战胜他们,苏州就永远不是他沈拙言的苏州,干什么都会事倍功半
干再难也要干倒他们重重一锤桌面,沈默沉声道:把归有光找来
老归很快就到了,只见大人轻吹着桌上墨迹未干的纸张,听到他进来,头也不抬道:拿着这谕令,派人接管吴县长洲太仓吴江常熟的粮库银库,命各县听我统一调派,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一粒米一两银说着拿起大印,盖在纸上道:为期,两个月
听说只是暂时的,归有光松口气道:属下尽力去办。
不是尽力,沈默目光如剑的望着他道:而是必须做到
大人明鉴,归有光苦笑道:虽然知县们是您的下官,但咱们苏州的知县各个有来头,有任务,未必肯买卑职的账。怕沈默不信,还举例道:嘉定知县阮自嵩,是浙江巡抚的阮鄂侄子;吴江知县唐棣,是杭州知府唐汝辑的堂弟
我不听谁是谁的人,沈默沉声道:你只管拿着命令去,听不听是他们的事儿。
归有光心中苦笑道:大人还真个性
分割
一到周末就有事儿,结果拖到现在才发,放心吧,我还会再写一章的,这个是肯定的
第三九二章隐患
第三九二章隐患,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