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的同年好友,更是张居正的同年同乡,湖南按察使李幼滋,借着押送军粮的机会,来到了他的军营中,好友见面,自然要抵足而眠促膝长谈李幼滋向殷正茂分析了朝局动向,并断言沈默要大功不赏盛极而衰了,劝他与其划清界限,以免自误。
殷正茂不是三岁孩子,不可能人家说啥信啥。但很快,京城传来隆庆皇帝病重的消息,这让他无比震惊。反复思量之后,他认为国无长君主少臣疑,沈默高拱这种权臣,必然会遭到无情的打击,而处于弱势的张居正,反而极有可能趁势而起大明朝能挑起大梁的,就是这三位,如果高沈二位大佬真的去了,张必然会留下。
最后性格中的赌徒因子,让殷正茂决定赌一把,烧烧张居正这个冷灶,一旦真的火起来,自己的后半生也就有保证了。所以他才会在得到韦银豹的首级后,绕开沈默,直接向内阁上奏这就是一种表态。
谁知这年头造假猖狂,连人头都有赝品,这不仅是谎报军功的问题,隆庆皇帝已经郑重告祭了太庙难道让皇帝再跟列祖列宗说,不好意思哈,那个头是假的,且容我几天,给各位找个真的来。这不是让皇帝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吗
事情这下大条了,如果追究下去,神仙也救不了殷正茂。高拱本来就看殷正茂不顺眼,早就想处之而后快,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撸起袖子喊打喊杀。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时候,张居正自然不会做声,横竖殷正茂只是脱离沈党,并没有说一定加入张党。
就在殷正茂惶惶不可终日之际,在安南的沈默说话了广西初定人心混沌,难免有人伪冒韦银豹作乱,应该一面扑灭谣言,一面暗中调查,水落石出前,朝廷不宜表态。
这是老成持国之言,北京的声音戛然而止。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沈默替殷正茂抗下了压力,若是他不能尽快把那,不管是真是假的韦银豹找到,然后干掉,倒霉的可就不止他一个了
好在邀天之幸,不到一个月时间,韦银豹再次授首,这次是再也不可能活过来了。
~~~~~~~~~~~~~~~~~~~~~~~~~~~~~~~~~~~~
侥幸逃过一劫的殷正茂,这下才看清了,到底是谁可靠,所以跪在沈默叩首请罪。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你觉着我这棵树要倒了,自然要另攀高枝,对吧少字既然殷正茂重新归附,沈默自然不再跟他客气,冷言道:不错,你的感觉很敏锐,我确实遇到了麻烦。
殷正茂张嘴欲解释,却被沈默抬手阻止道: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不错,我领兵多年,没在我手下当过差的督抚总兵,不多;我也立了些战功,在民间有些名声,难道因为这些,我就有可能会造反沈默满是嘲讽的笑道: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法统严密的太平盛世我一区区臣子,朝廷一句话,我就得放下兵权,乖乖返京,身边除了二百亲卫,没有任何直属部队说我可能造反谁会相信你信吗,皇帝会信吗还是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会信
殷正茂摇摇头,在他的意识里,大明朝对臣子操权的制衡,已经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当然这种无懈可击,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虽然这些年来,这些制度开始松动破坏,但不是谁都能看到的。
既然没有造反的可能,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反而去相信别人会赢呢沈默盯着他道。
下官以为殷正茂一咬牙,说实话道:太子年幼,当今为宗庙计,不会留下强势的大臣
沈默沉默了,殷正茂确实不凡,看问题一针见血。片刻后才低声道:你对当今了解多少
当今是古今少有的仁慈之君。殷正茂道。
这话不错,但你毕竟还是不了解当今。沈默淡淡道:他是一位肯信任别人的皇帝,这对于帝王来说,是极其罕见的,只要他相信我不会造反,就不会让那些人如愿的说着展颜一笑道:若是换了别的皇帝,你的选择是对的,但在位的是隆庆皇帝的话,你就纯属庸人自扰了。
不信咱们走着瞧,沈默说着长身而起,言语间透着强大的自信道:看看是谁笑到最后
下官坚信不疑。殷正茂连忙表态道:誓死追随大人
用不着。沈默淡淡道:我说过,良禽择木而栖,你要看着哪棵好,尽管去栖,只是要看清楚,我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对于殷正茂这种聪明人,说什么都是白搭,只有实力,强大的实力,才会让他老实听命。
~~~~~~~~~~~~~~~~~~~~~~~~~~~~
当天下午,沈默便离开了南宁城,踏上火速返京的路程。他的心情远比表现更加沉重,殷正茂的事情不是孤例,还有许许多多个金正茂铜正茂都向自己投来怀疑的目光,想知道他到底还行不行
这一仗不能输,如果输了的话,没什么好说的,树倒猢狲散,一切都化为泡影。
信心,真的比黄金还珍贵
分割
我努力写使劲写拼命写,过节也不歇。大家还有月票吗,最后时间看看能不能拿月票奖
第八六五章返京下
第八六五章返京下,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