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简短的汇报,让在场众人都放在了心上。
都准备在回去之后,将暗卫的事情告诉下面的人。
要是自身不检点,被影卫的人查到什么,明昭司可是直接就拿人了。
接着唐风看向杜国清,向他点头示意。
杜国清明白这是轮到了自己。
“下官兼任礼部和北山郡布政使。”
“接下来先简单说下北山郡的情况。”
“在去年狼族东进北山郡之时,疏散了不少百姓。”
“一部分百姓迁移来了宝通县,一部分人则去了外地。”
“大部分人则躲进了山林里面,也有不少不愿意离开家乡的百姓遭了狼族蛮贼的毒手。”
“由于事前有准备,因此与安通郡与西都郡相比,北山郡保留的人口要远远多于其余两地。”
“新的户籍登记和屯田令、垦荒令,如今都得到了很好的推行。”
“如今三郡之地的百姓,都期盼着今年的春耕。”
“为了三郡之地的均衡,同时也为了更加安稳的生活。”
“鼓励一些北山郡的百姓,迁徙去了安通郡。”
“由于主公将宝通城作为三郡之地的中心。”
“这让宝通城的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一些大族及商贾,都迁徙至宝通城定居。”
“由于这些大家族的涌入,宝通城也越来越繁荣。”
“如今宝通城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
“除此之外,近半年以来,从外地涌入北山郡的流民。”
“登记在册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四万人。”
“随着三郡之地安稳消息传播开来,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的外地流民涌入。”
听到杜国清对北山郡情况的介绍,众人的脸上都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神色。
由于唐风的影响,众人都对人口有了一分执念。
都明白人口就代表着发展的道理。
就代表着生产力与劳动力。
“礼部去年则主要落实两件事情。”
“按照之前的计划,西岩城、安通城、上郡城的学堂已经完全改建完毕。”
“并且招募的第一批蒙学先生,大部分已经通过主公的培训和考核,分配去了三地的学堂负责具体的教学。”
“三地学堂的具体工作,由秦广浩秦先生负责。”
“第二件事便是应主公要求,在三郡之地甄选各行各业的精巧匠人。”
“由于匠人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工部的配合下,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筛选。”
“由于匠人的专业性,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将由工部完成,礼部则负责协调安排。”
杜国清看了看朱三,便又继续说道,
“三地官员的大量缺乏,虽然临时选拔了一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