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黄义德的初战(2 / 2)

一声声的惨叫代表着生命和鲜血的流逝,不过片刻之间就已经有几十条人命失去了生命的迹象。

“盾牌兵给我掩护,其余人继续给我填平护城河。”唐霸一挥马鞭,大声的吼道。

“是,大将军。”

“继续放箭。”

“砰”“砰”“砰”

一只只铁箭头重重的撞在盾牌上,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有了盾牌兵的保护,叛军填埋护城河的动作无疑顺利了许多。虽然依旧不时有死伤发生,但至少已经好了许多了。

“炮兵,快给我开炮。”站在城池上的清军指挥官已经发现了不妙,只能祭出大杀器了。作为火药的故乡,中国很早以前就已经发明了火器。到康熙时,由于内忧外患,清政府重视火器制造和发展,还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制造火炮,当时火器规模、质量、工艺达到中国古代的高峰,有些在世界上也处于先进。但是康熙之后,由于国家承平日久,也由于统治者的轻视,火器的发展渐趋停顿,导致后来**战争时,清军仍然使用康熙年间的火器,这才有了以后半殖民半封建时代的到来。可以说中国火器之所以落后,那主要和康熙皇帝之后的历代继承者故意忽视火器的发展有关。除了眼界的局限性之外,也有防止火器扩散和发展的用意在里面。毕竟清朝皇族是满族,他们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危机感,所以一方面他们会善待百姓,另一方面又有着深深的防备心理。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康熙年间的时候,清朝政府的火器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康熙年间铸造的火炮,不要说在亚洲,就是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济南作为这样重要的大城,自然有不少的火炮。

“轰”“轰”“轰”。。。。。

一颗颗的铁炮弹打下去,掀起来阵阵的爆炸声。一时之间,城外的叛军伤亡惨重。原本旺盛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下来。几乎每一声爆炸声都要掀飞好几个人,有时候甚至是十几个人。那血肉飞洒,断手断脚乱飞的场面真把黄义德看闷了。此时他感到胃里一阵阵的恶心,有种想吐的感觉。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他怕自己丢了面子。毕竟好歹也是一个把总,在自己一群属下面前丢了面子,那以后怎么管理这些大头兵啊!

“大将军,我们在攻城略地的时候,也缴获了十几门大炮。明天我们和他们进行炮战,今天先把弟兄们撤下来,这样硬拼不行,弟兄们死伤太大了。”

“军师所言甚是,先把弟兄们撤下来。”

“咚咚咚咚咚咚。。。。。。”随着一阵鼓声,叛军鸣金收兵了。看来他们的第一次攻城已经结束了。除了在城外留下上千具尸体之外,并没有给城内的守军带来多大的伤害。城内的守军全部的伤亡也不过只有几十人而已,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过今天只是初战,明天的战斗可能会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