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京城事了(1 / 2)

这次从京城赶往苏州,黄义德乘坐的是官船。回忆往昔,黄义德无线感概。去年他还只是大运河上的一个小小闸官,无品无级,身份低微。不过一转眼的功夫,他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从三品的游击将军,而且还被封为一等子,可以身穿麒麟补服,表示他的高贵身份。毕竟一等子的品级是正一品,光从级别上来说那是远远比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大上许多。但爵位只是一种荣誉,并没有太大的实权。而游击将军虽然只有从三品,但毕竟掌握军权。更何况这次黄义德做的可是驻守在地方上的游击将军,那可是地方上的实力派,手中握有重兵,十分的威风。

这次他准备去的松江府就靠近苏州地区,是以后上海的前身的一部分。松江府是中国元代设立的地区行政区,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松江府地区最早出现的城池大概是南武城。据《汉书·地理志》和《越绝书》记载,相传春秋末吴王阖闾始筑南武城,也称“邬城”、“鸿城”,其位置大约在今闵行区纪王镇西南。松江府这一片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隶属吴郡、秀州、南直隶、江苏省,后来到了近现代的时候逐渐演变成了上海市的一部分。

在康熙年间的时候,松江府已经是非常富裕的地方了。不仅土地肥沃,而且人口众多。但以前松江府只有一个守备衙门,根本就没有游击将军这么高的一个建制。这其实是康熙皇帝重新建立了一个绿营兵的驻守衙门,为了表示重视,朝廷还把太仓州的绿营放在了黄义德的辖下。也就是说黄义德这个松江府游击将军不仅可以管辖松江府的兵马,还可以管制太仓州的绿营兵马。

太仓州的前身可追溯至1367年设置的太仓卫,1367年朱元璋占领太仓,将太仓设置为军事重镇,此事太仓地域直接隶属前军都督府。1379年的时候,太仓卫迁移到海边(现长江入海口),更名为镇海卫,镇海卫1387年迁移到福建漳州龙海。期间,卫所治地(即现太仓南部城厢到浏河一带)兼管民政,不隶属于其他县府。

1405年(明永乐三年)7月11日,郑和自太仓浏家港(现太仓浏河镇浏河口)开始了伟大的下西洋壮举。

明朝弘治十年的时候,因为税负增加的关系,朝廷为了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将昆山县惠安乡、新安乡、常熟县双凤乡、嘉定县循义乡、乐智乡合并在一起,正式建了太仓州,此为太仓州伊始。但当时的太仓州仍隶属南直隶苏州府管辖,是介于县、府之间的行政机构。管辖的范围大概相当于以后太仓市全境;昆山市蓬朗新镇等部分地区;上海崇明县、以及嘉定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杨浦区、普陀区等上海苏州河以北各地区。

这次朝廷将太仓州划拨到了黄义德辖下,也把太仓州的级别直接从一个散州变成了一个直隶州。本来这应该是雍正年间才会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现在提前了十几年。这也算是黄义德来到清朝之后,带给历史的诸多变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