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作梦作到睡眠不足啊……
昨天夜里,云冲波睡得非常差,感觉上,似乎就一直没能“睡熟”,始终在“半梦半醒”之间。
梦境是前所未有的混乱,云冲波捧着脑袋想了很久,才大致理清自己的思路,确认了自己似乎同时作了三个梦。
一个梦中,久违的萧闻霜出现,更以从未有过的大胆,向云冲波倾吐了她的思念。这当然是个好梦,却与另外两个梦穿插一处,更还没有倾吐完就戛然而止,令云冲波颇有“意犹未尽”之感。
美中不足的,是云冲波回忆起来,萧闻霜对他所用的称谓,从头到尾,始终都是“不死者”,这当然也没什么错,但在云冲波,却实在很不舒服。
一个梦中,浑天、东山、长庚与蹈海聚集一处,啮指滴血,行“扶乩”之法,对这个梦的回忆极为模糊,云冲波只隐约觉得,这事情是由长庚主导,表面上的理由,是要验证他研究时光法术的一些心得,并查探小天国的“未来”,但实质上,却似乎是要为了调和东山蹈海因前次事情而生的嫌隙。
合四人之力,似乎,是请到了相当了不起的神示,但努力回忆,云冲波总想不起那是什么,不过,那倒的确将包括长庚自己在内的诸王尽都打动,也使蹈海放下身段,向东山请罪,并得到了其的认可。
一个梦中,云冲波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只觉得周围似乎尽是血火、尽是吼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和谁说话,只记得些两人问答的残言片语。
“我一直想问这个问题啊,你们……如果胜利了,将会怎样作呢?”
“太平道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和帝姓战斗吧?之所以永远有人愿意追随你们,是因为你们描述了未来将会出现的地上天堂吧?”
“但,我却一直都很想问一句,那个地上天堂,到底,该如何建立?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
“我们已经在建立了。圣库制度,只是第一步而已。”
“地上天堂,会是一个无私的世界。”
……
三个梦的相互穿插,使每个也混乱不清,云冲波可以整理出来的,不过这些而已,这使他非常恼火,但也没有办法。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从没有那一段梦境曾经两次出现,所以,云冲波并不指望可以再把那些自己亟欲知道的信息再浏览一遍,唯一的指望,是某次入梦的时候,可以好狗运的碰上前世蹈海正在回忆这段往事。
唉……怎么搞得,梦到这样乱啊……头都炸开了快。
三段梦境,三段生命,非独主角的身份不一,在时空上更是极为混乱,云冲波觉得,这种梦如果多来几次,自己有很大机会精分。
而且,昨天都没有去,今天如果再不去的话……
踌躇再三,云冲波始终下不了决心前去,更安慰自己说,目前梦境经已松动,自己已能知道更多当年旧事,既如此,就不是非通过荀欢不可。
似乎说得圆,却明白那只是在骗自己,云冲波因之而极端苦恼,盖他如此痛恨于自己的软弱,却又就是没法战胜自己的软弱。
“唉……”
没精打彩的,云冲波踅出来吃早饭小音却还未起,过一时方出来,脸色煞白煞白的,精神差极。
云冲波问起时,小音只说是夜里想心事,没睡好,此外无话,云冲波也不知如何问下去空自担心。却听旁边传来强压住的几声讥笑,那自然是花胜荣花大爷和钉宫萌钉老板了,左右这两人嘴里必定没有好话,云冲波也懒得理会,却没注意:小音皱着眉,扫了几眼,笑声一时便住了。
“啊,对了,贤侄啊,这是你要的书呢。”
一拍头,花胜荣从书架上翻出几本旧书来,摊在云冲波面前。
“诸子集说、十三经集注、辟佛论……总之你先翻翻吧。”
希望增长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对于“小天国”事业或者说“太平”的理解,云冲波努力寻求各方面的知识,除了向荀欢求教以外,他也要求花胜荣为他找一些能够反映历代大儒乃至诸子百家理论构成的书。
“总之呢,这本集说的确浅了点,只是蒙学的水准,不过难得在全啊,儒法道墨、阴阳名辩……无所不用,以贤侄你的水平,看这本书刚刚好。”
听着非常刺耳,而翻开书后,云冲波更大感恼火,什么“蒙学的水准”?根本就是蒙学读物,四字一句,皆是韵文,显然不是给“学问人看的东西”。
但,悲哀的是,云波却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这样的韵文,却也有太多自己看不懂的典故和用语,没奈何之下,他想到要带着书去向荀欢请教,却又实在不想见他。
“呃,相公,如果……”
“我说了不要喊我相公!”
反应极大的一挥手,并全不意外的听到了小音的嘤嘤低泣和花胜荣与钉宫萌的偷笑,云冲波却也无可奈何。
“我说贤侄,始乱终弃是最要不得的啊……”
“是啊是啊,你这种人啊,要穿越到某个黑子手里,就该上虎头……呃,也许只是狗头铡?”
“胡说,谁弃了……而且,最重要的,我也从来没乱过好不好!”
咬牙切齿的证明自己没清白清白,却只换来更多的嘲笑,特别是听到说“从来没乱过还好意说,你这种仆街主角还是赶快仆街算了……”的时候,终于忍不下去,把两个人打到飞出。
“总之,小音,你放心,我会保护你的,不过,那个,那个称谓,咱们也说好了不能用的……”
早在昨天,“相公”两字就已给云冲波极大刺激,坚决的予以拒绝,但这却被小音自行引申解释,并得出了“小音早该明白,现在已不是司马家的小姐了,根本不配攀附……”的结论,更使云冲波头疼十倍,最后,也只好含含糊糊的达成了一样喊他“公子”的共识。
“嗯,是小音不好,一下子又忘了……”
“好啦好啦,那事情就别提了!”
就象心里有鬼的人一样,云冲波很快的把话题带回到书上。
刚才,小音很小心的表示说,自己略通一点诗书,也许可以帮云冲波解读一点东西。
“嗯,因为干娘曾经想让小音嫁进苏家,所以专门……”
说到这里便说不下去,害得云冲波又是好一番劝解,一时间,倒忘了曾经短暂泛起过的疑团。
这个,去年在金州的时候,小音当时认不认字来着?
“这个,是五行家的解释,他们说天地万物,都是生于金木水火土的组合变化,只要掌握了这里面的规律,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哦,你说那一句,那应该抄错进来的,那是法家前人的意思,是说只要作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官员想坏也坏不了,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啊,为什么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办法能够作到天下太平?”
“这个……因为,所有人想听到的,都是怎么才能够天下太平啊。”
告诉云冲波,“诸子百家”是一群人的合称,他们中几乎没有强大的武者和术士,却都是著名的智者与学士,先后大活跃于帝轩辕之前的“战国时代”,彼此激发,交相辉映。
“那个时候,每天都在打仗,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打来打去,似乎永远都不会结束……所以,大家就特别盼望有一天能够把这日子彻底结束。”
所以,就出现了“诸子百家”,各持已说,相互攻讦,皆相信自己才掌握着通向未来的钥匙。
“那时候,还没有太平道呢,佛门也还没有出现。”
“呃,这个啊,我知道。”
起初的目的,是希望对对儒门的理论了解更多一些,而自从感受到自己的怯懦之后,云冲波更隐隐产生一个念头,那就是,在这样的研习中,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确信的,让自己接受的,并有信心去转达给他人的定义,一个关于“什么是太平”和“怎样达到太平”的定义。不想让任何人了解这件事,他只在实在读不懂时才会询问小音,并很小心的隐藏住自己的想法。所以,他读得很慢,转眼已到了该吃中午饭的时候,却还只翻了十几页书。
“唉,这些人,真可怜啊……”
看看将近饭时,云冲波合上书本,一边伸着酸极的腰,一面发出叹息,这倒令小音一怔。
“可怜?”
“是啊……你不觉得?”
很疑惑的看着小音,云冲波表示说,自己觉得,这些什么子什么子,实在很可怜。
“你想想,他们当年构造自己的理论,又跑出去宣传,都花了一辈子,一辈子啊!”
皆相信自己的理论的确能够拯救这个世界,能够将天下万民导向永久的太平盛世,从这个角度来说,诸子百家都可以算是同志,但,站在数千年后的今天来看,他们每个人的理论也被证明不足以带来太平,不足以独立的维持世界的运转。
“你看看他们现在待在什么地方,一本合集里面的一章、一页,甚至只是几行,几行啊!”
因为想要找到自己的“太平理论”,云冲波突然觉得自己非常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们,理解他们的努力与奋斗,并同情他们那终究是没有意义的“努力与奋斗”。
“你说,他们当年曾经那么努力的相互争斗,相互辩论,特别是那些完全不同的理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是正确的,而如果用了对方的理论来治世,大家就会一团糟。”
但事实证明,“摩顶放蹱”的反面,并不必然就是“一毛不拔”,或者说,完全对立的两种理论,到最后,最大可能是被一齐放弃。
“反正……真可怜啊!”
“这个,小音倒还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不是客气,而是真得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问题,一时间,小音忽感惊疑:
和上次在金州一样,以为尽在掌握的时候,却突然毫无兆头的冒出来一个新想法……但,上次是玉清那老狐狸启发了他,这次是谁?
难道,是因为子贡的刺激……还是,和那个力量有关?
夜间,小音曾再度尝试操作云冲波的梦境,并同样的被那强大力量反扑,但对之已有预判,她不仅成功保护下自己,更捕捉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保护他脑部的力量,来自他本身,他自己却完全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分心思索的同时,小音仍对云冲波保持关注,见他似乎突然又想起来什么,跑到一边翻了几部书,动作很快。
那是……历代诗选的类书,还有十一家诗话选,他想找什么,要查一首诗?
翻了一会,似乎并无所获的,云冲波悻悻的走过来,边拍着头,边向小音询问一首诗。
“好象有什么父母,什么愁,还有什么什么秋流的……总之似乎就是这样。”
急急动脑,小音实在想不出云冲波到底在说什么,却见他忽然一拍脑袋,大为欣喜。
“啊,我想起来了,对了,是,是父母忠贞为国酬,何……”
动作忽止,云冲波呆呆站住,口中喃喃,声音愈来愈低,饶是小音运足耳力,也只能听到一些“躯倦,已秋”的残言碎语,全然不得要领。只见云冲波脸色时红时白,居然似乎用脑用得很是辛苦。
那么,是这样,是这个意思吗,他们,都是因为这才……
“对!”
猛一下拍在桌上,小音吓了一跳,却见云冲波早又蹦将起来,飞奔出门。
“等等,公子,……”
“啊!对了,你们等一下先吃,别等我了,我……我上山去一趟!”
上山?
坐回原地,小音低头慢慢收拾,心下却是狐疑不已。
他去那里……而且,那首诗,又是什么意思?!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默默回忆,云冲波越走越快了。
刚才,一直混乱的记忆突然清晰,云冲波想起了更多梦中的细节,比如,浑天们是怎样聚在一起扶乩,以及,他们到底请下了怎样的神示?
这个东西,是“太平”的意思吗?是太平在劝告他们吗?
其实,在梦中,刚刚发现到浑天他们竟欲“扶乩”时,云冲波实在是很惊愕的。
可以算是大夏土地上最常见的法事之一,任什么愚夫愚妇也都知道如何进行,更不知有多少神棍骗子倚之售术,在云冲波心中,用这种东西来预言“小天国”这样伟大事业的前途,实在是可笑到已经笑不出来的一件事。
但他又不得不认真:曾有过亲身体验,他知道时光障壁的确可以被凿穿,“未来”的力量,的确可以作用于“过去”,太平与袁当先后曾经作到的事情,小天国诸王未必就不能作到。毕竟,东山是当世最强的术者之一,长庚则在时间法术方面有着可能前无古人的修为,再加上十级力量的浑天与蹈海,这四个人齐心协力起来,说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也都不值得特别惊讶。
晨起时,被三个梦同时冲击的云冲波,除了头疼之外,只能回忆起极少的细节,但,随着走动,吃早饭,和寒暄,他的头疼渐渐减弱,也开始能够捞出到更多的碎片,而不知是否和那本诸子百家的合集有关,他在认真研读那些活跃数千年前的思想家时,竟似突然听到有人在脑中低低叹息。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意味深长的诗句,更给云冲波以刺激,使他突然间回想起来关于“扶乩”一梦的诸多细节。
四人一齐滴血沙盘,之后,是以长庚为主持,三名神域强者各尽其能,按照他的要求输力运功。不久,整整齐齐的沙面便自行涌动起来,似有一支无形巨笔正在任意挥毫,纵横淋漓。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字为狂草,莫可捉摸,更使包括长庚在内的四人深感震撼。
的确,他们,都付出了很多啊……
以云冲波本身的阅历,并不足以体会词中深意,但透过蹈海的感受,他却可以理解,这些把一生追求都寄托在小天国事业上的巨人,被激起了怎样的共鸣。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那种掺杂着遗憾、不甘与决心的滋味,尽管以最狂放的草书写下,一样浸透着挥不去的悲凉,而之后,更以强有力的反问,重重刺透每个人的胸膛。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咀嚼着这如此神秘的“神示”,云冲波实在没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神祗被长庚请降。他所能知道的,是在扶乩结束后,参与的四个人,皆面如土色,汗透重衣。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是啊,起兵多年,我们,也已都不复青壮了。”
神态恍惚,浑天缓声道:“付与东流……付与东流……兄弟们,你们,你们忍心吗?”
“告诉我,你们,忍心吗?!”
“绝不。”
伸出手,与浑天紧紧握住,东山道:“千辛万苦,我们才走到这里,再向前一步,我们就能建立起永远不灭的太平世界……我,绝对不会放弃。”
“……绝不!”
“我也是。”
梦境至此而结,云冲波再想不起后面的事情,但,一想到四名不死者是怎样紧紧握手,以无声之誓共坦心地……云冲波,就有一种很想要哭的冲动。
你们没有放弃,但,你们还是失败了啊……
意外的,这却给云冲波以动力和勇气,使他终于能够来见荀欢,来向他询问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关于公孙三省的事情。
我要知道,我必须要知道,无论他们是怎样失败的,我也必须知道!
“要说这些,就要从太平的理念说起了。”
很谨慎的选择着语句,荀欢罕见的没有边说边饮酒。
正如云冲波已经知道的,“太平”两个字,并非平道的专利,诸子百家对自己学说的标称,皆是以“致天下以太平”为说。
“太平本来就是个好东西,人人都想要的,并不是儒门不要,朝廷不要,只有太平道希望天下太平一样。”
包括儒门自身,虽然不屑重复使用“太平”两字,但其政治理想的最高形态“大同世界”,就其本质来说,也足可以满足人民对于太平的向往。
“总之,关键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太平建设成功。”
当然,彼此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样是“太平”两个字,里面的涵义却很不相同。
“对百姓来说,最基本的太平就是不要再有战争,每个人都可以活到自己的天年……这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也被包含于所有各家的太平当中,但悲哀的是,就连这一点,也一直没有能够达成。”
关于如何达成,各家皆有着自己的理念:有说要“明礼”,使所有人皆明确并接受自己的身份,不产生更高的奢求,也就不会再有争端。也有说要“兼爱”,在天下培养出“万姓一家”的共识,不相攻掠,更有人说最好是“无为”,所有人都不要作比生存更多的事情,无国无君,各各曳尾泥涂,还有人高呼要“以法”,制订出包罗万象,不具漏洞的法律,并附加以巨大和决不通融的暴力保障,以此来吓阻所有徘徊在雷池前的冒险者……等等。
“而太平道,他们的理念是无私。”
太平道的精神源流,生于道、用于墨,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因此而对中下层百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在第一代道祖,也即创立太平道的尚清和余庆手中,仅仅是提出了“无私”这一概念,却并未明确如何达成这一目的。
“在最初,太平道的宣传很有意思,完全就是大杂烩,抄了墨家的兼爱,模仿了儒门的大同,当然也吸收了道家节欲的精神……嘿,虽然乱七八糟,却就是有其吸引力在。”
宣布说,上古之世,人不相战,天下为公,后来之所以连年烽火不断,皆因有私。
“有私,就要保护,有私,就想增加,天生万民,原不相同,拳勇者劫,慓愲者欺,懦善者则为人鱼肉……各各均以其私心为用,积聚不休,天下,也以此不复太平。”
将“私”视为世间最大的罪恶,太平道众鼓吹“天下无私”,称这样一来,就会达到“等贵贱,均贫富”的太平境界。
“当然,这实在很可笑,不过,也不失为一种很有道德感的鼓吹,但糟糕的是,他们却走到太远。”
不肯停止在“道德”的宣传上,太平道众将他们的理论向前推导,从“无私”的角度看,“家天下”的帝姓制度,正是最大的“私”,也自然就成为不能不予以推倒的恶魔。
“所以,就有了数千年来连绵不绝的永世战争……所有人都看不到结局的战争。”
苦笑着,荀欢表示说,除非有人能够建立起让多数人都认可且能不断传承的“太平”,这战争,大概永远都不会结束。
“帝姓强大的时候,可以镇压太平道,却不可能灭绝,而当其衰弱的时候,太平道的战斗,更会成为推倒旧帝姓世家的第一记冲撞。”
“但是,荀先生……”
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云冲波却更想知道一些别的东西,比如,虽然说初代太平道祖只是提出了“无私”的目标而没有配套的措施,但太平道源流数千年,中间应该也有过具高度政治智慧的人物,难道一直都没人试着将之实现?
“有,当然有啊……就在这里。”
出了一会神,荀欢道:“两千多年以前,南海赤家治世的末年,太平道大举起事,定锦官为天京,一度两分天下,而在这过程中,他们更曾尝试建立起一个完全无私的社会……当然,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
将“无私”加以阐发,小天国提出要作到“家无私产,心无私念。”,为此,他们建立起“圣库”制度:在确立普通家庭基本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收缴所有多余的财物,统筹使用。
“当然,那只是一个开始,与之相关的,还有一大批相当复杂的制度,关系到资源的分配,关系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社会活动的保障,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和上位,关系到宣传与信念,关系到思想的统一……等等,总之,那时的太平道,的确拥有一批天才,不仅是绝强的反叛者,也有着优秀的智慧和政治力,战斗的同时,也作出了极高水准的建设。”
在那数十年间,连很多儒门的中坚人物都开始对夫子的教诲感到怀疑,开始想要试探着看一看,小天国是否真得有可能成功。走到最远的人,甚至开始尝试用儒门经典来解释和注解小天国的种种施政,并将之引申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