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航空队,其名来自于共和国的“86计划”,86计划是共和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一项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航空队,由国防科学院和空军总司令部联合组建,下辖4个分队:电子信息战技术-第一分队、气象研究-第二分队、新武器技术-第三分队、新动力技术-第四分队。航空队有一半的飞行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500飞行小时以上的飞行员,装备的飞机要么是用现有飞机改装,要么向空中客车公司单独订制。
一分队装备了4架玄武-1A电子侦察机和1架玄武-1F高速侦察机,玄武-1A在A100型客机的基础上加大机翼展弦比,使用两台德国进口的DB601C型液冷发动机替换原来的康明斯100马力风冷发动机,并且将机体加粗、缩短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的同时保证机舱内部空间,在A100的基础上增加了0%的载油量,飞行速度并不快,但是滞空时间延长到14个小时,实用升限也达到10000米,以高度优势避开日军战斗机的攻击(零式的实用升限只有5000m),而玄武-1F侦察机则是一款高空高速的侦察机,两台德国原厂进口的DB605A超高增压液冷发动机,单台功率1550马力,加上玄武-1F的机翼前缘0°的后掠角,这一款飞机能在8000米的高度达到680km/h的最大速度,巡航速度也能达到540km/h,航程4500千米,实用升限更是达到10500米,以日军现有的作战飞机,根本无法对占据高度优势的这些侦察机构成威胁,哪怕是大正十四式105mm高炮,对玄武-1F侦察机的拦截也是十分困难,接近极限射高,高炮的射程也就很近了。之前航空师空袭东京,能够准确地将炸弹扔到陆军士官学校,也是拜这种侦察机反复侦察确定目标的功劳。
第二分队承担气象任务,除了6架负责搜集气象信息的A100-600特种飞机之外,装备了15架XW-(玄武-)大型运输机,这种运输机就是空军运输机师大规模装备的第二代运输机了,由中国本土飞机设计师王助和曾诒经主持设计,大量采用轻质的铝合金部件,平直上单翼构型,翼面积14平方米,四台1780马力的星型18缸发动机,空重6吨,最大起飞重量48吨,可以携带15吨的载荷以400km/h的速度飞行500公里,或者10吨载荷以同样的速度飞行5600公里。玄武-运输机可以说是个标准的军用运输机,可以在清除石子的沙土路面上起降。
第三分队和第四分队都是刚刚组建的,第三分队主要协助新型航空武器的试验,第四分队则主要协助新型航空动力的试验。除了第三分队的两架A100-800型特种试验机跟随进驻笕桥之外,这两个分队其它的飞机和人员还是在成都没动。因为是新组建的分队,沈兰妮并不清楚他们的编制,所以她跟谭晓琳说的 “86航空队全员到齐”实际上是到了前两个分队。
86航空队由叶寸心全权指挥,现在的叶寸心,是中国空军总司令部电子信息处主任,空军少将军衔,因为穿越的时候她带着一台军用电子终端(就是一台功能较为单一但是运行速度极快的军用笔记本电脑),而叶寸心又是个擅长编程的黑客高手。西南军总参谋部、空军和梅花内卫的电讯部门拦截到的所有难易破译的电报,她都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破译出来。
通过电子侦察机对日军往来电报的监控,86航空队第一分队得到了日军向上海增兵的详细情报,日军的5个陆军师团已经全部到位,第师团已经占领了吴淞口和宝山镇,虹口地区除了11师团之外,又增加了第9师团和101师团。本来虹口地区就是日本侨民聚集的地方,塘沽协定之后,日本本想把这里划为单独的日租界,但是中马城的丑事一泄露,西方国家对日本当局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件事只能搁置。
没有公开的日租界并不影响日本人对虹口区的控制,这里的日本侨民多达两万,所以日本方面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在虹口地区设置了警察,并且发动日本侨民对虹口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之成为如同要塞一样的堡垒,这也是国军87、88两个缺乏重武器的德械师没能拿下虹口的主要原因。
对于日本人这几年私自在虹口区进行军事化的行为,西方各国都十分不满,因为公共租界与虹口就隔了黄浦江的一条支流。然而不满归不满,这些列强国家却没采取什么实际措施阻止日本人。87师正式攻打虹口的战斗开始之后,上海地区的难民数量激增,日军在抵抗得最艰难的时候试图抓捕中国难民当做挡箭牌,于是在虹口街上大肆地抓捕中国人,迫使很多难民都往公共租界避难。公共租界的一些华人巡捕们终究还是有些良心未泯的,没有阻挡难民进入租界,毕竟虹口地区的中国人数量也不多,所以日军在占领区抓到的中国人很少,根本不足以用来抵挡当面两个德械师的猛烈进攻。
对此,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找到公共租界董事会,要求他们交出逃入租界的中国难民。受195年英法联军在缅甸和东印度的拙劣表现,日本全国上上下下早已不将欧洲这些外强中干的老爷放在眼里,所以交涉的时候,日本总领事的态度颇为傲慢,这让公共租界的白人很不舒服,断然拒绝了日方的要求,他们就不信日本人敢攻进租界、敢于挑战全世界的“公理”。
租界工部局的猜测确实是正确的,尽管日军基层的士兵都义愤填膺地请战,自告奋勇地担任前锋,收拾那帮软弱虚伪的白人,但是日军外交部门和军队高层还是比较清醒的,一直压着底下的部队没让他们做出“出格”的事。
“以下克上”是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老习惯了,它既是一个好习惯,也是一个坏习惯,说它好,是因为这样的行为能逼着犹豫不决的内阁作出有利于扩大日本帝国势力范围的决定,以免错过难得的时机,说它是坏习惯是因为这种行为是出自基层官兵,这些人基本上不会对全局作过多的考虑,只是盯着眼前,凭着他们能干、敢干去做事,称其为“瞎搞”也不为过。
总的来说,这样“下克上”的习惯确实弊大于利,九一八、一二八等等一系列大事件都是源自于前线部队的擅自行动,但是内阁及时的改变策略和军部有意的纵容使得这种行为的隐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被日本帝国的敌人利用的时候。
虹口的日海军陆战队第一联队在军舰和飞机的协助下扛住了国军德械师的攻击,双方短暂休战,陆军11师团进入虹口,这时候海军的低级军官和士兵就开始对公共租界的白人看不顺眼了,于是三五成群或者十几个人一起去边界线上找茬,在公共租界和虹口区的交界处连续发生了多起日军与租界巡捕哨所对峙的事件,有两次海军陆战队和公共租界的白人巡捕把枪都举起来、子弹都上膛,差一点就真打起来。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应当引起日军高层的重视,至少如果青木弘一旅团长在的话肯定会坚决制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可惜他在宝山一带指挥装甲部队与陈诚的18军抢夺滩头阵地,第一联队的中层军官估计是觉得问题不大,也就没把这些事情上报,不恰当的纵容致使部队基层的官兵毫无收敛。
日军与公共租界的矛盾终于在十几天的摩擦之后,在一支小部队的煽动下爆发了!
这支小部队就是西南军狼牙特种大队的“幻影”女子特战队,作为首先进入战场的部队和最后撤离战场的部队,淞沪会战怎么会少了狼牙的参与?幻影突击队成立于缅甸战役之前,由原白虹B组的女特种兵和新加入的女特种兵组成。从战斗力上来说,幻影并不比白虹更强,毕竟女人的力量和血性始终不可能跟男人一样,但是她们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更容易在敌人的眼皮子地下蒙混过关,敌人总是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留着板寸头发的青壮年男子身上,很少有人会对女人,尤其是具有女人味的女人起疑心。
幻影突击队,队长林雪少校,代号“白鸽”,指导员张汐少校,代号“九尾狐”,指导员这个职务,名称上和八路军营连级部队的指导员一样,但实际上两者的工作内容区别是很大的,八路军和后世PLA的指导员是政工干部,负责对部队官兵进行思想教育和临阵动员,但是狼牙的指导员和大队政委的工作则是替特战队员们“善后”,因为特种部队的行动往往涉及到敏感性的政治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指导员,时刻提醒特种兵行事的“红线”,万一队员们不小心触碰了国际原则的底线或者行动的目的不能见光的时候,指导员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兜着”,免得给国家和民族惹来不必要的国际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