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诸葛亮和蜀汉人才(2 / 2)

汉末三国志 三国魏家 1116 字 2022-06-11

现在也有人说这和诸葛亮打压蜀地人才有关,但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诸葛亮在历史上打压的李严、廖立等人,原因都是出于他们自身,并不是诸葛亮主动打压他们的,说诸葛亮大权独揽,其他人没有发挥空间也是不对的,要知道杨仪就是诸葛亮身边的长史,杨仪本人性格不好,爱得罪人,却能被诸葛亮所用,就是因为他能帮助诸葛亮处理很多事物,这就很说明诸葛亮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干完的。

再者来说,蜀汉后期的一些政治、军事上的主要人物,也大多都是诸葛亮提拔起来的,像蒋琬、费祎、董允,以及姜维、王平等人都是在诸葛亮时期开始出头,并且被其留给刘禅的,这些人凋零后,蜀汉反而就没有什么新生代人才了。在正史上诸葛亮其实是给刘禅培养一批人才的,蜀汉人才逐渐不足,是在刘备死后就已经开始,在诸葛亮死后更加明显而已。

诸葛亮压制蜀汉人才只是一个脑补的想法,真实的历史是刘备那一代人才断层后,蜀汉的绝大部分人才都是诸葛亮时期所出,诸葛亮死后,蜀汉人才反而开始再次断层。

【益州本土不怎么出人才】

在三国时期,益州本土并不怎么出人才,包括刘备时期的关羽、张飞、庞统、法正以及诸葛亮时期的魏延、杨仪、蒋琬等人都不是益州人。

像益州本土出身的代表人物现在大多人都认为是张任,然而在正史上张任还比不过马忠,张任因为战败被杀,其实上没有一点出色的战绩和功绩,所以益州本土派代表人物其实要说的话还是赵韪,赵韪出身益州巴西郡,是刘焉、刘璋之下的二号人物,平定甘宁等人的作乱,威慑荆州刘表,有足够的战绩和资历,要比张任强的多,然而叛变失败被杀,也谈不上多么出色。

纵观整个汉末和三国时代,在刘焉、刘璋、刘备以及刘禅时期,益州并没有什么太拿的出手的人才。

而且还不仅如此,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蜀地都不怎么出人才,尤其是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更为明显(注1)。

注1:我个人知道这话有点伤人,但蜀地历史上文学家数量还不算少,政治以及军事家就真少的可怜了,汉末三国时期并不是一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