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汉末三国浅谈(最终章)(2 / 2)

汉末三国志 三国魏家 1071 字 2022-10-08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不冒进瞎指挥,或者夺取汉中趁机南下攻取益州,曹丕掌权初更是有吴蜀决裂的大好机会,至于曹睿如果养好身体,后来吴国大乱也是可期的。

然而并没有如果,曹睿死后,曹氏开始走向没落,高平陵之变,曹魏已经名存实亡,司马家花来三十年的光阴夺权,期间魏国内部是纷争不断,要不然蜀国和吴国可能坚持不了那么久的。

至于吴国,内部人才济济,军事方面更是代代都有人才出,为老孙家保驾护航,外联蜀汉,背靠长江,可以说是对抗魏国的主战力。

可惜的是在孙权后期,吴国就已经开始衰落,内部斗争激化,陆逊和朱据两位丞相都没能逃过一劫,孙权死后更是大乱连连,废立之事都发生了,等到了孙浩时期,吴国更是被这个昏君暴君弄的一塌糊涂,如果不是吴国底子好,有天险可依,又适逢北方多事,孙吴早就亡了。

蜀汉在三国之中底子是最弱的,不要说和魏国比,就是和吴国差距也是非常明显,蜀国能够立国数十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内部稳定。

自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之后,蜀国内部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变动,李严也仅仅是被罢官而已,朝政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和魏吴内部的骚扰相比只能说是毛毛细雨。

但就算是这样,在蜀国国力衰落后也很快就被司马家消灭了,毕竟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汉末诸侯略谈】

三国鼎立之前,各地也是群雄并起,其中包括了实力最强的二袁(袁绍、袁术),北方的公孙瓒、刘虞,西部的韩遂、马腾、宋建,中部的陶谦、吕布,南方的刘表、张津、刘焉以及刘璋父子等等。

不过这个这些诸侯都有着明显的缺点,袁绍有谋无断,袁术狂妄自大,公孙瓒没有自知之明,刘虞仁义过度,韩遂、马腾等实力弱小,陶谦年纪过大,吕布反复无常,刘表固步自封,张津封建迷信,刘焉不堪打击,刘璋则是庸弱之主。

在众多的诸侯中,曹操、刘备和孙权能够脱颖而出,并不是什么意外。曹操本身虽然有些喜欢得意忘形,但他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在军事、谋略诸多方面都很有一手,并且能够虚心听取麾下正确的建议;刘备虽然本身能力并不算强,但得人心,并且敢于抗争,从不屈服;孙权则是优秀的权二代,极为善于权术,可惜的后期玩过火了。

Ps:本书就在这里完结吧,新书还不确定时间,我先完善一下本文,再开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