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住—— 32—— 在线阅读——
拿到白书杰签发的出击命令以后 张玉姝岫岩复仇营是当天上午出发 802匹战马和36匹驮马 组成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直奔义县 他们要从石人沟要塞向东穿插出去
这条路线是当年白书杰特遣队进行战略侦察以后 返回來的一条老路线 小鬼子因为锦州、营口、大连和鞍山都有重兵把守 反而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也不能叫防守薄弱 应该说是最松懈的部位 因为在一般人看來 小鬼子野战部队两万多人 谁都不敢在这里惹是生非 所以只要不惊动敌人 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尤其是白书杰原來选定的几个落脚点 都属于绝密地点 陈大柱和下面的几个连长都非常熟悉 所以这一次就利用这些地方再重走一遍
在义县停留了一个白天作最后的休整 然后找到张翔第一师的义县营 通过白书杰的命令交换了一份越过石人沟要塞的通行证 当天晚上九点离开了义县 晚上十一点越过要塞进入敌占区
近千人马要想不惊动敌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化整为零 越过石人沟要塞以后 部队根据陈大柱的命令以排为单位分头出发
侦察连连长带领第一排和一部电台在前面开路 随后跟进的就是张玉姝带领的jǐng卫排
随后陈大柱是带领炮兵连一排担任支援 另外两个排在左右两翼拉开两公里、接下來依次机枪连三个排 侦察连另外两个排殿后
第一站就是黄沙沱 这是白书杰当初设定离开敌占区的最后一站 沒想到中途发生变故 代替何老三打了一次擂台 结果落入小鬼子的陷阱 最后兵困神头岭 差点儿天人永隔 万事皆休
当时 萧腊梅最后的一枚手雷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如果不是赵金喜当机立断 采用了同归于尽的闪电战 白书杰差点儿被小鬼子的四面围攻给干掉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rì 因为石人沟要塞重炮的威胁 小鬼子并不敢在附近驻扎太多兵力 所以张翔第一师驻扎义县的第五团侦察连 把张玉姝的大队部队送出去三十公里 在赵屯一线全部越过铁路才分手
话说侦察连长吴相阁带领一排向东疾驰 晚上十点半到达高升镇 一排长和另外两名战士悄悄摸进镇子弄回來一个“舌头”
经过吴相阁亲自审问 才知道这个镇子里面并沒有小鬼子驻军 只有12个“铁路巡查员” 属于什么“奉天jǐng察队”
这个jǐng察队的职责 就是监视铁路沿线老百姓的动静 凡是随便靠近铁路三公里以内的 要么击毙 要么抓捕
吴相阁问完以后一挥手 那个舌头的脑袋 就已经不由自主的扭转了一百八十度 估计再也不可能给其他人当舌头了
“报务员立即给营长发电:让后续部队快速通过高升镇 这里不能停留 一排立即摸掉剩下的jǐng察 然后留下一个班控制镇子 防止消息泄露 另外两个班立即赶到辽河西面的永和 寻找渡口并控制起來 为大部队过河做好准备 ”
凌晨四点左右 因为侦察连一排在前面探路 大部队平安无事越过浑河 抵达太子河西岸的刘家坨一线 终于不能再走了
陈大柱和张玉姝商量以后 三个连以排为单位把刘家坨和它东面的上坎村周围全部封锁 所有的人员只许进不许出 大部队要在这里坚持到天黑 然后渡过太子河 直插鞍山以东进入预定的活动区域
张玉姝这个营 战士们绝大部分都是岫岩本地人 距离鞍山这边并不远 所以借住在老乡家里也不是很难沟通
反正现在也不差钱 老乡们负责做饭 他们负责给钱 早饭之后就是中饭 一切都很顺利 倒也相安无事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要出事 门板都挡不住
看看到了下午五点多钟 部队刚要吃晚饭 然后准备连夜开拔 事情可就來了
前文说过 张玉姝在南满地区可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不管是刚开始在这附近四处发表抗rì演说 还是后來参加抗rì自卫军 “张玉姝”三个字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认识的人自然少不了
这人只要一出名 那就啥也不是秘密了 所以才有一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白天走路都撞墙 ”
张玉姝也知道自己“身份显赫” 多少人都希望利用自己的脑袋领取奖金 虽然出价并不高 才一百个大洋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那还是有人惦记的 不然的话 当初也不会让人出卖被捕
正因为如此 所以她一路上都非常小心 躲在一个孤寡太婆家里并沒有出來 和陈大柱谋划接下來的行动路线
直到现在 陈大柱才知道当初邓铁梅的“岫岩抗rì自卫军” 竟然沒有真正的密营 而是按照一般的军队那样 就在大山里面堂而皇之的扎营
不过是今天在这座山上 明天在那座山上罢了 因此对于接下來应该怎么安顿八百多人 两个人这才开始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