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香茹离开莲须院回到正院,跟着实习太医们继续学习诊脉术,今日来求医的公公们自然又成了香茹现成的练习对象。

不过病人尚未多到要排队候诊的地步,对香茹来说,她的练习对象着实少了些,枯坐有些无聊,于是她干脆客串起食医来,看到有诊断为中暑的,她就教人家怎么食养,说一些预防中暑的简单膳方,比如说山楂汤、绿豆酸梅汤、荷叶凉茶、‘玉’米茶、食盐冰糖蜂蜜茶莉‘花’茶等。

这些膳方‘操’作简单,原料好找,纯食物,非‘药’材,又听香茹说得在理,病人们也就没多想,高高兴兴收了方子走人。

实习太医们打趣香茹,她这才刚刚开始学习食医功课的小医徒开起膳方来还‘挺’老练的。

香茹没说实话,嘿嘿两声以笑代过,实习太医们也就没有再多问下去。

中午吃过午饭后,稍事休息,香茹又遵照老习惯坐在树荫下看书。

刚刚看完的《养生铭》只是帮助香茹巩固基础的话,这‘药’材图集可就有新的知识点了,大图分了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完整植株,下半部分是加工好的生‘药’。意思很明白,就是结合解说文做个直观对比。

前世做营养师没背过这么多‘药’材,主要是依据食物的营养成分来编写营养膳食表,‘药’食同源嘛,能用饮食解决的问题她不会使用‘药’材。

现在难题来了,香茹这个壳子内在的灵魂自身所认识的‘药’材不多,这四百味‘药’材得她自己用功,没有捷径可走。而书上所记载的‘药’材,有些看着眼熟的却又不是熟悉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药’材名跟自己知道的不一样,这又要分辨记忆。

总而言之,背这个图集比学习《养生铭》难多了,若是正经中‘药’专业出身的人恐怕才好学些。

香茹耐着‘性’子把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再回到一页,用手‘蒙’住中间的大图,只看两旁的解说文,脑中尝试回忆草‘药’的模样。

勉强背了几页,香茹耐心耗尽,收了书跑进室内找邵太医,“老师,我觉得这书不能死记硬背。”

“你打算怎么背?”

“我认为还是结合实物的好,‘药’材的一些细节图上无法画出来,看着跟配文不一样,有实物就好多了。”如果是实物照片香茹也就忍了。

“这样啊……”邵太医捋捋自己的胡子,微微一笑,“等那受伤的病人养好伤,你就半天在这里,半天在你们‘女’医馆‘药’房吧,我想这些‘药’材你们‘药’房应该都有,依你现在的身份,柜上想必不会拒绝你。”

“谢谢老师。”邵太医如此好说话,香茹大喜。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每隔一段时间我要‘抽’考一次,这些‘药’的‘性’状‘性’味用途产地你要背错一个,可仔细我罚你。”

“老师放心,学生省得。”香茹喜滋滋地把书放进书箱,转身又往外跑,“老师,我到前面学把脉去。”

话音落,人已不见,邵太医一边感叹年轻真好,一边收回心神重新埋首工作中。

实习太医们听说香茹烦恼背‘药’材的事,都纷纷给她出主意,教她背这个的诀窍。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看到实物更有利记忆,‘药’材天天手上打‘交’道的话不用刻意都能记下来。

“这样说,那我干脆去柜上学习抓‘药’好了。”香茹有了主意。

“哎,你这倒是个法子。”实习太医们一致觉得可行。

“嗯,那就这么定了,我半天在柜上学抓‘药’,半天来这里学把脉,各位师兄可不要烦我。”

“哪会烦你呢,你来了我们还多点乐趣。不过邵太医那儿怎么说的?”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年纪的香茹天天在自己眼面前转悠,实习太医们早就父爱翻涌,疼爱都来不及哪里会烦。

“邵太医说等我背完了‘药’材,他要随时考试,我若背错一个他就要罚我。”

“呵呵呵呵,邵太医这人就是这样的,看似对学生管得不严,其实他有的是办法治你。”

“你那位向师兄也吃过这样的苦头呢,他进太医院的目的就是做***,学习比你辛苦多了,累了偷会子懒,结果没完成功课,据说被罚得很惨。”有人偷笑。

“幸好我没那么远大的目标,我只要顺利通过医婆考试就知足了。”香茹不敢拿自己和师兄比,人家那是正经出身,哪像她这样凄惨。

“你只管放心,只要你好好学,考试那是小儿科。如果你还在医婆手下学习那才是难说了,这倒不是说我们看不起那些医婆。”

“嗯,我明白的,太医们代表全国最高医学水平,医婆们根本没法比。”看处方权就知道了,医婆的医疗水准只能满足于初级医疗服务,那水平怎么够资格与太医们平起平坐

入‘门’